培養假說有何優點?
什麼是假說思考?
在企業顧問中,一件事情還沒有經過驗證,卻接近答案的思考模式。
一般人找答案的方式通常是把所有可能的答案都寫下來,再一個一個去找答案,稱為「窮盡思考」,作者認為這樣的方法除了較沒有效率之外,也沒辦法深入探討一個問題的本質,也就是整件事情的全貌。
假說的三個步驟:
要能在短時間內了解問題並且有效率同時兼顧品質的方法就是「假說思考」假說的三個步驟:
1. 建立假說
2. 進行實驗
3. 驗證假說
假說思考的核心在於先設立幾項最有可能是答案的「假說」,利用少量的資訊直接提出一個問題的答案,再進一步地去做驗證最後的答案是否和剛開始猜測的答案相符。
例如: 醫生在了解病人有肚子痛的問題時,不可能將所有可能導致肚子痛的問題都當作病人的狀況;如果要一個一個方法都去試的話,相信會花上非常多的時間,但通常醫生會很快的給出幾項假說,像是: 可能吃壞肚子了、這需要做一下腸胃檢查等等,從醫生的經驗以及知識去判斷最有可能的答案去做驗證。
從醫生的例子可以發現一次探討一個問題比起一次整理100個問題還要有效率,即便試到最後一個才發現問題,假說思考的成果也會優於窮盡思考,因為假說思考更能深入的探討問題的本質,唯有能夠幫助我們限縮問題的資訊才是有用的資訊。假說思考簡單來說就是在有效率地捨棄掉沒有用的問題,並且專注在最有可能的問題上。
如何建立假說?
發現問題的假說&解決問題的假說
發現問題的假說: 問題的原因不夠明顯時先從這裡著手
以「問題可能是…」列出少量較可能的答案,並且驗證找出原因
解決問題的假說: 已經確定問題的原因就從解決問題著手
針對前面已經確定的問題,提出少量但有質量的解決方法假說,並且一一驗證
洞察問題的整體框架
在接觸到問題時,比起直接進行,應先釐清整個問題的架構,否則會像是手裡沒有地圖亂走一樣沒頭緒。應該要從手邊有限的資料去邏輯推演出可能的原因,可避免見樹不見林的狀況。
這時可以將整個架構分成三個部分;最上面是對於現況的假說,中間是驗證後得出的結論,最下面是給予可行的建議。
例如:要針對公司營運狀況不好給出一個改善的方法,首先了解為何營運狀況不好,提出了問題的假說並且驗證,得到問題的原因後,再進一步去擬定如何改善營運狀況,寫出解決問題的假說。
如何順利建立假說
1.靈光一現:對於稀鬆平常的事情多加留意。
可分為三種: 1.對角思考: 從客戶或消費者角度出發、從競爭者角度出發、從實地角度出發而非坐在辦公室閉門造車
2.兩極思考: 以防禦或攻擊的角度思考,例如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店面會考慮是否降價(防守),但如果奢侈品牌這麼做反而會影響消費者對於該品牌的心理定位,這時候不降價反而漲價可能更能突顯品牌的價值
3.零基思考: 跳脫當下不斷在思考的框架內,用不一樣的框架思考,例如要降低客服的成本一開始可能會思考要如何解答最多人會有的某個問題,但如果可以再退一步重新思考就會發現,要降低客服成本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可能是讓生產時候的瑕疵品減少或是說明書做的更好理解。
判斷假說的好壞
一個好的假說可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擬定解決方案、
有效篩選解決方案
因此必須具備
1. 能夠往下深究
(不好) 業務人員效率不好
(好) 業務人員忙於處理雜事沒有時間拜訪客戶
盡可能具體化假說才能方便我們做後面的驗證說業務人員的作業量到底多不多,否則只會讓我們去猜說到底為什麼效率不好,如此一來範圍又更大了。
2. 與行動連結
有好的假說才能有好的解決辦法,如果只有業務人員效率不好,就會不知道要怎麼解決,但是如果業務人員忙於處理雜事沒有時間拜訪客戶,我們就可以嘗試將過多的業務量安排助理協助處理,讓業務有時間拜訪客戶。
如何驗證假說,得以進化?
三種驗證方法:
1. 實驗驗證
7-11想知道高價飯糰會不會暢銷,原本100圓日幣的飯糰漲價到200圓反而業績更好。
Sony 還不確定市場對於CD Player樣子哪種樣子會喜歡,於是做了很多種,假如是ABCD,再從比較多人買的款式,做更深入的市場驗證,像是得知A款式較多人喜歡,就推出A1 A2 A3等,慢慢描繪市場喜歡的樣子
2. 討論驗證
直接和別人討論來驗證假說。有效討論的秘訣:1.要在事前先建立假說(不一定要完美)、2.不否定假說,用婉轉地方式回應,例如:「如果…會不會更好呢?」,以進化假說為目標、3.不爭的你死我活: 聆聽不同的意見最重要,才能幫助自己強化假說4.小組成員分工;有的人負責整合大家想法、有的人提出批判性的思考,試著讓每位成員做自己擅長的部份。
3. 分析驗證: 先求有再求好
分析目的有三個: 1.發現問題: 從別人那裡發現沒被察覺的問題。2.說服對方: 有明確的資料或數據可以支持自己的論點。3.說服自己:
如何培養並提升假說思考的能力?
經驗+反覆練習假說思考,把這項能力做到熟練可以快速且精準地提出很好的假說,減少提出錯誤假說的機會,生活中處處都有題材可以訓練假說思考,像是高齡化社會會有甚麼商機? 在工作上遇到機車 主管應該要堅持自己論點跟他槓上,還是選擇委屈自己,保持良好關係?
訓練方法:
1. 不斷思考「所以呢?」:對於生活周遭的事物多加留意這些隨手可得的練習機會,像是各家汽車廠紛紛推出電動車,所以呢? 後續可能會有甚麼商機?
2. 不斷思考「為什麼?」: 對於事情背後發生的原因保持好奇,像是為什麼NBA的收視率有減少的趨勢? 聯盟行銷做得不夠好? 外線出手次數變多,減少禁區碰撞的好看度?
越犯錯才會越精準
剛開始使用假說思考時,一定很常遇到當初假設的答案跟最後正確的答案差很多,但每一次犯錯的經驗可以幫助自己的思考模式更全面,在熟練後能夠降低假設錯誤的狀況。
總結
假說思考提高工作效率、品質: 更能快速地看透事情的本質和問題的核心,這無關動作快慢,一般來說即使動作很快,但往往品質沒辦法顧及,但假說思考可以在一開始就有個明確的方向和架構可以免於瘋狂查資料結果沒頭沒緒的,既浪費時間也做不出好的決策。
開始不習慣,也該從結論思考: 剛開始做假說思考一定會很不習慣且沒安全感,覺得只有一點點資訊能做出好的判斷嗎?真的能幫我省下時間嗎? 不妨可以做個小嘗試;在蒐集資訊前先把可能的答案寫下來,查少量的資料再比對答案是否和當初寫的一樣,工作結束後,再把剛開始假設的答案對照查大量資料後的答案看看差距是否過大。如果只用少量的資訊和大量的資訊找出來的答案相去不遠就表示假說思考的方式會更有效率。
失敗就再多嘗試: 好的假說思考是從無數個錯誤假說累積而成的,千萬不要害怕犯錯。
把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當成假說練習的對象: 讓這個思考模式變成自然。
避免見樹不見林: 假說思考可以把事情的全貌擺在第一,再來思考如何解決個別問題